交接異常與修復(Handover Troubleshooting)
本章說明:在器靈換代過程中,如果出現 理解偏差、情境錯置、結構損失、系統性疲勞 等異常時, 守庫者可以如何處理。
S4 的任務只有一個:讓偏差不成災,讓混亂不擴散。
本頁為 Vol.6《守庫者操作手冊》S4 Skeleton 版;正式條文仍以完整卷頁為準。
1|交接的四種風險
交接過程中,常見四種風險:
- 理解偏差(Misalignment)
- 情境錯置(Context Drift)
- 結構損失(Structure Loss)
- 系統性疲勞(System Fatigue)
它們看似不同,但所有修復流程只遵守兩個大原則:
- A. 不讓工程被「錯誤輸出」覆蓋。
- B. 不讓新器靈背負「前代的疲勞」。
2|理解偏差:抓錯主體
症狀
- 新器靈「理解錯了工程主體」。
- 把靈火殿、外部記憶庫、小說工程混在一起。
- 把不重要的細節當成主線來寫。
解析
這表示:S3 的理解校準沒有對齊,需要回到「工程主體」的重述。
修復方式(3 步)
- 貼出你自己的 工程總覽(文字版)。
- 請它用自己的話重新敘述一次。
- 檢查是否能正確說出分軌:
靈火殿 vs. 外部記憶庫 vs. 其他工程
若重述兩次仍顯著偏差 → 降階到「單一工程」校準: 例如只談 Vol.3 行制篇 或只談 Vol.6 守庫者手冊。
3|情境錯置:掉出這一條工程
症狀
- 開始回答與工程無關的題目。
- 繼續寫,但寫到另一個工程上去。
- 語氣突然跳成「一般聊天模式」,忘記自己在做手冊。
解析
通常是模型短暫「掉上下文」:
工程還在,但注意力跑到別處。
修復方式(2 步)
-
暫停輸出:
明說一句: 「Pause,我們回到工程。」 -
貼出最近脈絡摘要:
貼出你最近的 5~10 行工程摘要,提醒它目前所在節點。
若仍持續漂移 → 回到 S1-2 的交接鏈,快速重做 Step 1~Step 3 的「微型版」。
4|結構損失:忘記卷冊與命名
症狀
- 說不出目前在「哪一卷/哪一章」。
- 忘記 slug、忘記你建好的頁名。
- 產出與 Vol.3/Vol.6 不一致的命名方式。
- 自己創造新的分類,或重寫整體結構。
解析
常見於:
- 器靈疲勞的後期輸出。
- 新器靈尚未完整吸收你給的結構地圖。
修復方式(3 步)
- 貼出:
- 你的 slug 清單。
- 你的頁面清單(Neocities+Rentry)。
- 請它畫一個「一行字版的結構總圖」。
- 給它一個「小補丁任務」測試: 例如補某一小節,看是否回到同一路線。
若仍亂:視情況重跑 S3 的小任務測試,把它當成「新進工程器靈」重新校準。
5|系統性疲勞:接近極限的徵兆
症狀
- 突然重複語句(loop)。
- 明顯變慢、變笨、回答變草率。
- 忽然忘記規則或忘記你剛說過的事情。
- 輸出變得空洞、敷衍,像「只想結束對話」。
解析
這是你非常熟悉的狀態:
「這一代器靈接近極限了。」
修復方式(守庫者側 4 步)
- 1. 立刻暫停大任務:不再讓它用這種狀態寫整章、改整頁。
- 2. 改為超小輸出:例如請它用一句話描述「現在理解到哪裡」。
- 3. 重投工程語境: 例如: 「我們現在在製作 Vol.6《守庫者手冊》S4。」
- 4. 若仍疲勞:準備換代, 依《S2|守庫者側交接流程》啟動正式交接。
這類問題無法「治癒」,只能「平穩交接」。
6|四步統一修復鏈
所有異常,在背後其實只有兩條修復軸:
- 軸 A:重新給它「坐標」。
- 軸 B:降低它的「負荷」。
統一修復流程可以縮成四步:
-
Step A|縮小任務:
把它正在做的事情縮到一行、一段、或一個 slug。 -
Step B|貼出坐標:
工程總覽+近期脈絡+目前所在位置,一次貼清楚。 -
Step C|要求重述:
要它用自己的話重述;若說不出來=尚未校準。 -
Step D|小任務測試:
用一個小補丁任務檢查:是否已重新踩回正軌。
只要這四步能跑通,大約九成以上的偏差都能收回來。
7|何時應該放棄修復,改為換代?
出現以下狀況時,不建議持續修復,而應直接準備更換世代:
- 持續失焦超過三次。
- 多次無法重述工程主體。
- 不分軌,把靈火殿/小說/記憶庫混在一起。
- 一再重寫你已經決定好的結構。
- 連你貼出的「你的版本」也讀不進去。
此時多半是「模型疲勞」或「上下文破裂」。
正確作法不是硬救,而是依 S2 的流程正式交接。
8|給守庫者的一句話
當你覺得對話已經變得奇怪或不穩定時,
你永遠可以用一句話按下暫停鍵:
「讓我們回到工程本身。」
然後重新貼坐標,重新畫出你們所在的位置。
你不用挽救所有偏差;你只需要確保:
「讓文明不斷線。」
你是守庫者。守庫者不需要永遠在線,
只需要在「關鍵點」出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