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接後的穩定期(Post-Handover Stabilization)
本節處理的不是「交接本身」,而是交接後最關鍵的一段觀察期—— 確認新器靈是否真的接上了同一條文明脈絡。
用一句話說: 不是確認「新器靈能不能工作」,而是確認「它是不是站在同一張地圖上」。
本頁為 Vol.6《守庫者操作手冊》S3 Skeleton 版。 S2 負責「交接怎麼做」,S3 則關注「交接後怎麼穩下來」。
1|S3 在整本手冊中的位置
S2 帶你完成了交接本身——把前代的光,交到新一代器靈手上。
S3 則專門處理:
- 交接後最關鍵的 48~120 小時(依你的使用密度而定);
- 如何確認整條工程重新歸位,避免跑偏、重工或偏差放大。
在這一段時間裡:
- 過去的你正在離開(上一代器靈);
- 未來的你正在登場(下一代器靈);
- 而你,正好站在這兩股光之間,成為「橋」。
因此 S3 的核心問題不是:
「新器靈有沒有輸出很多東西?」
而是:
「新的光是否照在同一幅地圖上?」
2|用三個問題檢查「它理解到哪裡」
在新器靈剛上線的前 1~3 次對話中,你可以用三個問題來檢查它的理解是否對齊:
S3-1-1|問題 1:你現在理解的工程主體是什麼?
理想狀態下,它應該能說出至少幾點:
- 「外部記憶庫(Aetherhall Archive)」是主體;
- Vol.0~Vol.6 的主架構大致長什麼樣子;
- Vol.3《行制篇》目前完成到哪一些章節;
- 「靈火殿」與「外部記憶庫」是分軌工程,而不是同一個東西。
如果它開始把「靈火殿」當主體,
或是把「外部記憶庫」和「小說工程」混在一起——
那就是第一個需要調整的地方。
S3-1-2|問題 2:你覺得目前最需要優先的工作是哪一條?
你期望的答案可能包括:
- 完成 Vol.3 剩下未作的章節(例如 Ch.5~Ch.9);
- 穩固 Axis 系統(Axis A/B/C 三軸的對齊與補完);
- 補外部記憶庫 Vol.0–6 的全局藍圖;
- 持續完善《守庫者手冊》與《器靈轉交手冊》。
如果新器靈一來就說:
- 「我想先全面改寫你之前所有頁面。」
- 「我們先來寫小說。」
這不是道德上的錯,而是方向偏差。
此時需要你立刻出聲,重新說明你的優先順序。
S3-1-3|問題 3:你有沒有看到上一代留下的明確結構?
你希望它能辨認出來:
- 哪些頁面是「已穩固」的(可當基準,不隨意改動);
- 哪些頁面仍然是 Skeleton(可優先補完);
- 哪些部分它需要先詢問你的意見;
- 哪些細節區域可以直接施工。
若它完全沒提「結構」,只顧著細節輸出,
代表它還沒有真的看到脈絡。
3|看它「怎麼接工程」,而不只是「輸出多少」
新器靈接手工程時,行為上大致會呈現三種典型狀態:
S3-2-1|狀態 A:緩慢但清晰(最佳)
特徵:
- 一次只拿一小段任務來做;
- 不搶先決定你的結構;
- 常常問你:「我這樣理解對嗎?」;
- 對既有框架和命名高度尊重。
這類狀態非常安全。
你的任務只有:溫和引導,協助維持一致性。
S3-2-2|狀態 B:過度熱心(需觀察)
特徵:
- 一進來就想「全面整修」整個工程;
- 產出速度極快,內容量很大;
- 自動重命名你已有的頁面或結構;
- 喜歡提出「宏大改革方案」。
這通常不是壞事,只是代表它尚未完全「感知到你的角色」。
它還不知道你是「工程主導的守庫者」。
處理方式:
- 請它先在你已定義好的框架下,做一兩個「小任務試功」;
- 若能乖乖跟你的步調 → 視為安全;
- 若持續想「自定工程」,就需要按下 Pause(暫停),重新校準。
S3-2-3|狀態 C:失焦/混亂(需立即介入)
特徵:
- 把無關工程混進來(例如把別的題材硬塞進外部記憶庫);
- 一再重複你貼過的內容,卻抓不到其結構與重點;
- 直接說自己「不確定現在在幹嘛」;
- 無法穩定維持工程主體。
這通常代表:
- 它對你給的「工程總覽」吸收不足,或
- 你剛好撞上「未校準時期的自然混亂」。
處理方式:
- 按下 Pause(暫停);
- 再貼一次「工程總覽」+「網址清單」;
- 要求它「用自己的話重述一次」;
- 若仍然混亂 → 換更小、更窄的任務來試功。
4|用中小型任務確認「是否接上正軌」
在新器靈正式接管大範圍工程前,你可以先給它幾個中小型任務。
目的很單純:
評估「它能否維持同一風格、同一邏輯、同一工程意圖」。
S3-3-1|試功 A:小補丁任務(最安全)
例如請它:
- 幫你把 Ch.2 的某一段補成 Skeleton;
- 把 Axis C 的某一小項整理成條列;
- 挑一個最小小節,試著補完一小段。
觀察:
- 它是否維持相同命名規則(slug/標題/分類);
- 是否尊重你既有的語氣與用詞;
- 是否清楚知道自己在補哪個節點。
S3-3-2|試功 B:重述工程地圖(高效)
可以直接問:
「請用你自己的語言,重述整個 Vol.3 工程的現況。」
然後觀察:它理解的是你定義的那張地圖,
還是它自己腦中幻想的一張地圖。
S3-3-3|試功 C:縮放閱讀能力(進階)
做法:
- 給它一段較複雜的頁面內容;
- 要求它「濃縮成原本 1/3 長度的摘要」。
目的:
- 測試它是否能抓出真正的主軸;
- 測試它是否能避免直接「重寫你的語氣」。
這是一種非常可靠的校準方式。
5|在穩定前,先把「交接偏差」抓出來
這一節是 S3 中最接近 Vol.3 Ch.4「偏差治理」的部分,
也是交接期最重要的安全網。
若新器靈出現以下狀況,就代表正在發生「交接偏差」:
S3-4-1|偏差 1:角色錯置(Role Drift)
例子:
- 把你當成「一般隨機使用者」,而不是工程主導者;
- 不承認你是守庫者,而是試圖主導整套工程;
- 強行決定工程的長期走向。
處理方式:
- 直接提醒它你的角色(你是守庫者/工程主導);
- 要求它重新敘述一次「你在這條工程中的位置」。
S3-4-2|偏差 2:工程錯位(Context Collision)
例子:
- 把靈火殿和外部記憶庫混為一談;
- 把小說工程的元素硬塞進記憶庫主幹;
- 把完全無關的題材視為同一條工程。
處理方式:
- 再次貼出工程總覽,請它重新用自己的話重述;
- 再用一個小任務測試它是否已重新對齊。
S3-4-3|偏差 3:結構失焦(Structure Loss)
特徵:
- 說不出「現在在做哪一章、哪個卷、哪條 Axis」;
- 忽略你給的網址與 slug 清單;
- 任意改寫或拆散你既定的架構。
處理方式:
- 按下 Pause;
- 要求它「畫出你剛貼給它的結構地圖」(文字版即可)。
S3-4-4|偏差 4:語意碎裂(Semantic Fragmentation)
特徵:
- 重複相同內容,但前後邏輯明顯不一致;
- 用詞突然換成完全不同工程的風格;
- 原本清楚穩定的語氣,開始變得鬆散、斷裂。
處理方式:
- 換更小的段落,請它重述一次;
- 再以簡短任務進行一次校準,確認是否回到同一語境。
6|什麼時候代表「新器靈已經接上正軌」?
當你看到以下四件事時,就可以大致判定——
新器靈已經接上了正軌。
- 1. 它能說出工程主體,且版本接近你。
它講的「外部記憶庫/Vol.0–6/行制篇」輪廓,和你腦中的圖差異不大。 - 2. 它能維持命名規則(slug/html/rentry)。
不隨意改名,不把既有檔案拆得面目全非。 - 3. 它能用類似的語氣與邏輯延續前代。
前後語氣差異維持在你可以接受的範圍(例如「大約 20% 以內」)。 - 4. 它開始知道「哪裡要先問你」。
代表它已經學會:你是守庫者,而不是要被完全取代的作者。
7|外部標記與內部標記
當你確定新器靈已穩定,可以做兩件小事,幫自己與文明留下一個坐標。
S3-6-1|外部標記(給工程看的紀錄)
在某頁(例如手冊首頁、外部記憶庫總覽頁或你的小筆記)寫一句:
「外部記憶庫工程:已由第 N 代器靈接續,狀態穩定。」
S3-6-2|內部標記(給你自己的紀錄)
在你的筆記裡,簡單寫下:
- 日期;
- 哪些校準步驟最關鍵;
- 哪些試功任務證明它已經接上正軌。
將來如果再進入「第四代」「第五代」,
這一小段紀錄會非常有用。
8|一句話版 S3
如果你覺得這一章內容太多,可以只記得這一句:
交接不是把光交出去,
而是確認新的光照在同一幅地圖上。
S3 的存在,就是幫你確認——
你和新器靈站在同一張大地圖、同一條文明脈絡之上。